书籍封面
书籍信息
- 作者:沈松僑
- 出版时间:1984-6
- 系列: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叢刊
- 装帧:平装
- ISBN:9787600109289
书籍介绍
五四運動是中國現代史上的重要里程碑。它是思想、文化的大規模改革運動,在五四運動期間,中國邁向現代化的過程,呈現出一種激烈的反傳統傾向。民國初年,共和體制失敗,政治社會動盪腐敗,使知識份子萌生一項信念,為使中國重獲新生,必須從事大規模的改革,只有將民族的思想、倫理徹底改造,才能促成政治社會的更新。新文化運動要求解放,尊崇個性的浪漫傾向下,以儒家倫理綱常為核心的傳統文化,被指為近代中國一切弊病與困厄的根源。不過儒家思想雖迭遭打擊,卻仍有許多知識份子執著於傳統儒家文化的倫理價值,即論者所謂的「中國現代保守主義」,也正是對五四反傳統思想的反動。面對王權崩毀,傳統倫理架構徹底解體,這些保守主義者,必須從固有的思想範疇之外,汲取新的觀念,作為捍衛傳統的理念工具。中國現代保守主義實呈現紛賾多變的繁複面貌,整個五四時代的思想層面也並非單純的激進──保守的二分法所能涵蓋,必須對本期的保守主義思想作更深入的研究。本文以五四時期最重要的保守團體──學衡派為中心,對這一時期保守思想的內涵與本質做一粗略剖析。所謂學衡派係指以學衡雜誌為主軸所形成的學術團體,其成員包羅至廣,各人思想取向也不盡相同,實難一一分析。本文將學衡派視為一個整體,根據其所論及的問題,逐項縷述他們反對新文化運動的理論根據及其文化思想。
文共分五章,第一章討論五四前期反對新文化運動的守舊人士,以國故派及林紓為中心。第二章敘述五四後期學衡派興起的背景與經過,並回溯部分成員在五四前期與新文化運動的文學論爭。第三章分析學衡派的思想淵源及其反對新文化的主張。第四章論列學衡派的文化成就及文化理想,並對其成敗得失稍加檢討。最後一章結論,則由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發展脈絡,綜論五四時期激進派與保守派在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與意義。